English
 首页  学院概况  党建工作  教师队伍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学生工作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教学中心  公共栏目 

分团委学生会

 学生管理 
 分团委学生会 
 奖学助贷 
 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分团委学生会>>正文
青春助农在行动:通信学子直播助农拓展黑沟蜂蜜新通途
2025-08-16 13:00 陈媛媛    (阅读:)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将专业所学与乡村实践相结合,在服务"三农"中厚植爱农情怀、锤炼兴农本领。8月10日至15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E泸蜂行"助农实践队深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冷碛镇黑沟村,开展以"数字技术赋能特色农产品"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直播带货、走访调研等形式,助力当地农产品增值拓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亲身调研:黑沟蜂蜜发展难题与古法酿造技艺传承】

唯有躬身蜂桶旁,方知传统工艺里沉淀的不只是蜜,更是代代相传的匠心与坚守。在驻村第一书记陈鹏飞的带领下,实践队走进养蜂农户家,实地体验“古法”蜂蜜酿造工艺,从“燃烟驱蜂—敲桶取蜂—刮刀割蜜”全过程参与。用传统的桶压式物理过滤法提取原蜜,一罐罐手工封装的纯天然蜂蜜,代表了黑沟村大自然最原始的馈赠。

为进一步了解当地蜂蜜产品的养殖情况,实践队采用“访谈+问卷”双轨调研模式。在村两委的协助下,选取老中青3名蜂农进行深度访谈,并两两为组入户完成调查问卷80余份。调研发现,黑沟蜂蜜在五个月的自然酿造周期中,始终有“三不”原则:不人工喂养、不外部干预、不高温加工,最大程度保留蜂蜜的营养与天然风味。然而蜂蜜品质虽好,其发展仍受多重因素制约:一是养殖分散难以形成规模;二是宣传力度小、知名度低;三是销售渠道单一,主要依靠自产自销。走访中,实践队与村民同劳动、话家常——融入乡土、了解民情。收装白菜、分拣土豆,双手塞满农户刚摘的苹果,在泥土与果香中拉近了与乡亲的距离。

【数字破局:直播助农打开新通路】

基于调研结果,团队紧扣数字经济发展,采用“直播助农”的方式,着力提升产品知名度、拓展多元销售渠道,为黑沟蜂蜜开辟线上新赛道。通过前期一系列准备——“直播账号搭建、特色包装设计、产品资质认证、多轮直播演练”,将黑沟蜂蜜的故事传出大山。累计开展8场主题直播,实现观看人数破6400、点赞互动超15万次,成功售出蜂蜜两百余斤,实现销售额超2万余元。并收获全国多地网友的线上咨询,有效促进蜂蜜销量和乡村旅游关注度的双提升。另外,此次直播还受到当地融媒体中心的关注,利用当地数字媒体的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到黑沟村,了解到黑沟村的蜂蜜。

【青春答卷:从实践到长效赋能】

在为期6天的实践活动中,"E泸蜂行"实践队以“体验—调研—销售”的方式,完成黑沟村电商直播的初尝试。立足自身优势,打造了完整详细的助农方案:精心设计制作《黑沟蜂蜜产品画册》,手绘插画生动展现古法养蜂技艺;设计融合雪山、蜜蜂、花椒元素的特色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作为黑沟村电商发展的“青年主播”,搭建“抖音+微信视频号”双平台直播,并编写通俗易懂的《直播店铺搭建指南》。通过实践之旅,实践队深刻认识到乡村经济发展的不易,以及乡村振兴需要青年智慧,需要青年活力。

“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蜂蜜订单,更宝贵的是发展思路的转变。”黑沟村驻村第一书记陈鹏飞表示。广袤乡村大有可为,黑沟振兴未来可期。青春的力量不仅在于改变当下,更在于播种希望、点亮未来。这场实践不是终点,而是通信学子以数字技术为笔,续写乡村振兴的甜蜜篇章。

关闭窗口

航空港校区 |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 邮编:610225

Copyright 2020-202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 建议使用IE8.0,1024*860以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