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传统科技文化,激发青年学子对天文领域的探索热情,3月28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聆宇天文爱好者协会联合青年志愿者协会通信分会,于航空港校区H1307教室举办“中国古代天文学科普分享会”。活动通过“史料讲解+互动实践+知识竞答”的多元形式,系统展现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吸引了百余名师生参与,四川大学天文社成员亦到场观摩学习。

活动以“星图漫卷承先哲”为主题,分为知识讲解与互动交流两大环节。12名志愿者结合图文并茂的PPT,从《甘石星经》到《授时历》,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千年发展脉络,重点阐释了二十八宿、浑天仪等核心成就的科学原理及历史价值。通过复原星图模型、展示古籍影印资料,生动还原古代天文观测场景。


在互动环节中,志愿者针对“圭表测影技术”“历法演变与文化关联”等问题进行细致解答,并组织参与者通过模拟观测实验直观理解天文仪器的运作逻辑,并设置知识竞答,以趣味形式巩固学习成果。
本次分享会是天文社团“科普+思政”系列活动的首场实践,旨在以文化传承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助力校园科普生态建设。未来,社团计划联合校内外资源,推出天文观测实践、主题讲座、科普展览等多元化活动,持续构建科学教育平台,为传承中华科技文明、培育创新人才注入新动能。(青志协通信分会供稿)